当前位置: 首页 > 资讯 > >正文

这一颗洁白的圆球,是他们追求的“丸”美人生

来源:海峡卫视    时间:2023-02-19 14:59:54

福州市连江县黄岐镇地处黄岐半岛,渔业发达、渔村星布。这里流传着一句话:“无鱼丸不成宴席”。鱼丸是家家户户都能够制作的美食,是重要宴席上必备的佳肴。

来到连江,你不仅可尝到至鲜至美的鱼丸,还有各种极至滋味,更甚者还有“两岸滋味”。


(资料图片)

东南卫视“海洋季风”通栏节目带,2月19日18:00《向往的大海》,到连江痛快吃鱼丸。

林禹,土生土长的黄岐人,是“黄岐鱼丸鱼面百年技艺传承人”,也是连江黄岐鱼丸非遗传承人

至今,林禹的脑海里清晰地印刻着儿时一家人共同制作鱼丸的画面,这些画面定格成了隽永的温情,制作美味鱼丸成为他一生的追求。

一碗热气腾腾的鱼丸,保留着鳗鱼的鲜香,展现着厨师的技艺。传统鱼丸的制作工序并不简单,涵盖了“选鱼、采鱼肉、剁鱼泥、揉鱼肉、打鱼浆、挤鱼丸、煮鱼丸”七个步骤。每一个步骤都暗藏玄机,需要手艺人付出大量时间与心血去钻研和掌握。

鱼丸的制作技艺不仅保留在黄岐渔家,也盛行在同样以渔为业的马祖地区。2019年,林禹与马祖乡亲曹常斌一同入选了福州市第四批非遗项目(连江黄岐鱼丸制作技艺)传承人。两人还一同制作了“两岸鱼丸”,一半是“黄岐鱼丸”,一半是“马祖鱼丸”。看似简单的美食却包含着两岸同胞横跨海峡的绵绵情谊。

连江鱼丸协会的会长陈宜乾是包心鱼丸世界纪录的缔造者,也是传统鱼丸制作技艺的传承者。热爱创造的他并不满足于传承古法,而是不断创新鱼丸的制作技艺。

微辣的老干妈鱼丸、适合儿童食用的芝士鱼丸,丰富了鱼丸的口味,让飘香四溢的传统美食不断吸引着四面八方的食客慕名而来。

同时,陈宜乾尝试引进标准化的流水线制作工艺,让包装精美的鱼丸能够通过物流渠道登上全国各地的餐桌。

正是这些两岸鱼丸制作手艺人的交流合作,鱼丸产业有了新的前景,奔向了更广阔的未来。

每周日18:00,东南卫视“海洋季风”通栏节目带,15分钟文化专题片《向往的大海》,通过福建水下考古、福船文化、海洋影像、惠安女等特色人文脉络,呈现福建海洋文化多领域融合发展的时代风采。

编辑 | 何佳怡

主编 | 张素桂

监制 | 王丽明

X 关闭

推荐内容

最近更新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3 今日洁具网  版权所有    
备案号:沪ICP备2023005074号-40     
 联系邮箱:5 85 59 73 @qq.com